释义 |
进退无路 jìn tuì wú lù 常用成语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be between two stools前进无路,后退也无路。形容处境十分困难,进退两难,无处容身。繁体進退無路近义进退无门小生囊箧罄然,家园迢递,进退无路,特问公公指引,再去寻他。 ★明·郑若庸《玉玦记·投贤》主谓式:作谓语;定语;指陷于窘困境地;含贬义。宋·朱熹《答刘季章》:“吾道不幸遽失,此人馀子纷纷,才有毛发利害,便章皇失措,进退无门,亦何足为轩轾耶。”解释: 前进;后退都无路可走。形容处境十分窘迫。北魏·崔鸿《十六国春秋·夏录二·赫连昌》:“若攻不时拔,则食尽兵疲,外无所掠,进退无路,非上策也。” 《陈书·萧摩诃传》:“今求战不得,进退无路,若潜军突围,未足为耻。” 宋·洪迈《夷坚丁志·张颜承节》:“孤困异土,兼乏裹粮,进退无路,不如死。”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二四回:“某有一计,使此人进退无路,然后用文远说之,彼必归丞相矣。” 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三折:“则为他,满怀愁,心间闷,做的个进退无门。” 清·李渔《十二楼·夏宜楼》一回:“看见小姐出来,那一个不惊慌失色?上又上不来,下又下不去,都弄得进退无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