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鼎足之势 dǐng zú zhī shì 常用成语 基本其它语言例句成语故事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tripartite balance of forces繁体鼎足之勢近义鼎足而立俄文противостояние трёх сил先取荆州为家,后即取四川建基业,以成鼎足之势,然后可图中原也。 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十八回公元前203年,汉将韩信灭了齐国,被刘邦封为齐王,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,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自立为王,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,跟随刘邦最多也只能封为诸侯。韩信不听蒯通的意见,最后被吕后诱杀。偏正式:作宾语;指三方面相持;中性词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解释: 鼎:古代烹调食物的炊具,多为三足。指三方分立对峙的局势。晋·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自谓三分鼎足之势,可与泰山共相终始。”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一百回:“如省心改过,宜即早回,各守疆界,以成鼎足之势,免致生灵涂炭。”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八六回:“谁知襄阳王此时已然暗里防备,左有黑狼山金面神蓝骁督率旱路,右有飞叉太保钟雄督率水寨,与襄阳成了鼎足之势,以为羽翼,严密守汛。”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五卷一三章:“何况麾下原是曹营主帅,声威原在李帅之上,目前虽奉李帅为盟主,实与张;李共成鼎足之势。”鼎足而立;”;“三分鼎足;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