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鸠形鹄面 jiū xíng hú miàn 基本辨析辨析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近义反义 gaunt and emaciated繁体鳩形鵠靣近义形容枯槁;面黄肌瘦反义脑满肠肥;大腹便便变体鳩形鵠面正音“鹄”,不能读作“gǔ”。 辨形“鸠”,不能写作“鸩”。正音“鹄”,不能读作“gǔ”。 辨形“鸠”,不能写作“鸩”。司马文森《风雨桐江》:“……大门口贴了副对联,一边是‘逍遥自在’,一边是‘快乐如仙’,静悄悄却有些骨瘦如柴,鸠形鹄面的人仓皇进出。联合式:作谓语;定语;指人的长相;含贬义。《资治通鉴·梁纪·简文帝大宝元年》:“死者蔽野,富室无食,皆鸟面鹄形。”解释: 鸠:斑鸠。鸠形:指腹部低陷,胸骨突起的样子。鹄:天鹅。鹄面:指嘴尖,面颊瘦削的样子。身体像鸠,脸形像鹄。形容人身体瘦弱,面容憔悴。宋·朱熹《缴纳南康任满合奏禀事件状》:“今者饥饿之民,虽得蒙被圣恩以幸免于死亡,然亦类皆鸠形鹄面。” 明·张国维《旱蝗灾疏》:“鸠形鹄面之徒,日向臣衙门而哀诉,令人掩泣寒心。” 清·吴炽昌《续客窗闲话·某郎中》:“左右报大孝子到,王命开正门,身出迎之,见一披发尺余,鸠形鹄面之丐,鹑衣百结,水湿淋漓,见王下跪。” 钱锺书《围城》五:“安南人鸠形鹄面,皮焦齿黑,天生的鸦片鬼相,手里的警棍,更像一支鸦片枪。” 清·冯桂芬《请减苏松太浮粮疏》:“间于颓垣断井之旁,遇有居民,无不鹄面鸠形,奄奄待毙。”近义词 脑满肠肥委靡不振形容枯槁形销骨立面黄肌瘦 反义词 脑满肠肥红光满面容光焕发大腹便便颜色枯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