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食不重味 shí bù chóng wèi 常用成语 基本谜语歇后语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同食不二味。饮食时不用两种菜肴。形容生活俭朴。食不二味,坐不重席。⎣越王句践食不重味,衣不重采,吊死问疾,且欲有所用其众。⎝《史记.卷三一.吴太伯世家》 振人不赡,先从贫贱始,家亡余财,衣不兼采,食不重味,乘不过軥牛。《汉书.卷九二.游侠传.朱家传》也作「食不二味」。近义食不二味;食不兼味反义大吃大喝;食案方丈;食必方丈谜语菜单清·石玉昆《小五义》第98回:“却安于节俭,茅茨不剪,采椽不斫,后宫妃妾,衣不重彩,食不重味。”紧缩式:作谓语;定语;指生活俭朴;中性词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食不二味,坐不重席。”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越王勾践食不重味,衣不重采,吊死问疾,且欲有所用其众。”解释: 吃饭不用两种菜肴。指饮食节俭。《文子·上仁》:“国有饥者,食不重味。” 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越王句践食不重味,衣不重采,吊死问疾,且欲有所用其众。” 《汉纪·哀帝纪》:“博初起为亭长,为人廉洁,不好酒色,食不重味,案上不过三杯。” 《孔子家语·问礼》:“食不二味,心不淫志,以与万民同利。” 明·冯梦龙;清·蔡元放《东周列国志》八〇回:“躬亲抚民,吊死存疾,食不二味,蓄陈储新,臣之事也。” 《魏书·长孙道生传》:“道生廉约,身为三司,而衣不华饰,食不兼味。”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》卷三一:“王绅痛念父亲,食不兼味。”【注意】重,不读zhòng。——来自《新华成语大词典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