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食不知味 shí bù zhī wèi 一般成语 基本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eat without relish形容心里有事,吃东西也不香。同“食不甘味”。近义食不遑味;食不终甘味紧缩式:作定语;状语;用于处事;含贬义。唐·白居易《初授给遗献书》:“臣所以授官已来,仅将十日:食不知味,寝不遑安;唯思粉身,以答殊宠,但未获粉身之所耳。”解释: 吃饭辨别不出滋味。形容因忧虑;忙碌而无心饮食。唐·白居易《初授拾遗献书》:“臣所以授官以来,仅将十日,食不知味,寝不遑安,唯思粉身,以答殊宠,但未获粉身之所耳。” 李劼人《大波》三部一章:“一天到晚,要处理公事,要坐堂审案;一天到晚,要伺候上司;应该忙得席不暇暖,食不知味才是。” 钱锺书《围城》六:“五人同在校门口小馆子吃晚饭的时候,李梅亭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,大家笑他准备欢迎会上演讲稿。” 杨绛《洗澡》一部二章:“这餐晚饭余楠简直食而不知其味。他神情失常,呆呆地;机械地进食,话也不说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