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葛巾野服 gé jīn yě fú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葛巾:用葛布缝制的头巾。戴葛布头巾,穿乡野粗布衣服。指隐士或道士的服饰。近义葛巾布袍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蘧太守也换了葛巾野服,拄着天台藤杖,出来陪坐。”联合式:作宾语;定语;用于人的服饰;中性词。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二卷:“这国能葛巾野服,扮作了道童模样。”解释: 葛:多年生藤本植物,纤维可以织布。戴葛布头巾,着乡野粗服。多指古代隐士的穿着,也指道士的着装。《旧唐书·颜师古传》:“自是阖门守静,杜绝宾客,放志园亭,葛巾野服。”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说这国能葛巾野服,扮做了道童模样。”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四七回:“同席的葛巾野服山人打扮,也有四十上下。” 元·贡师泰《孟天𬀩御史小象赞》:“出则秉笏垂绅,处则野服葛巾。”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九五回:“数髯瑟瑟,一貌堂堂,野服葛巾,绝似仙家。”【注意】葛,不读gě。——来自《新华成语大词典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