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苴茅裂土 jū máo liè tǔ 基本详细解释 古代帝王分封諸侯時,取該方顏色的泥土,覆以黃土,包以白茅,授予被封者。這是古代分封諸侯的一種儀式。 解释: 苴:包裹。裂土:分封土地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厥贡惟五色土。”唐·孔颖达疏:“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,若封建诸侯,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,使归国立社……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,其割土与之时,苴以白茅,用白茅裹土与之。” 解释: 古代帝王在分封诸侯时,用各诸侯所在方位的颜色的泥土,覆以黄土,包以白茅,授予受封者。后用“苴茅裂土”指帝王分封土地。清·倪涛《六艺之一录·石刻文字十七》:“高帝约,非有功不侯。自和帝封郑众,而苴茅裂土者相踵至。” 清·施闰章《拟平滇黔露布》:“我世祖章皇帝包容海岳,函盖乾坤,徒以指臂之劳,录任心膂之寄,苴茅裂土,眷笃懿亲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