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若敖之鬼 ruò áo zhī guǐ 基本例句成语故事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若敖:指春秋时楚国的若敖氏。若敖氏的鬼将因灭宗而无人祭祀。比喻没有后代,无人祭祀。 后其子冶游骄纵,竟破其家,流离寄食,若敖之鬼遂馁。 ★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二》春秋时期,楚国若敖家族子文;子良兄弟均做官。司马子良生了个很凶猛的儿子斗越椒,令尹子文不喜欢这孩子,说他有狼子野心会灭了全族。后来斗越椒做了司马,他杀死堂兄子扬继任令尹,暗中扩军反叛,被楚王打败,灭了若敖全族。偏正式: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;中性词。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鬼犹求食,若敖氏之鬼,不其馁尔?”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初,楚司马子良生子越椒。子文曰:‘必杀之。是子也,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。弗杀,必灭若敖氏矣。’……子良不可。子文以为大慼,及将死,聚其族曰:‘椒也知政,乃速行矣,无及于难。’且泣曰:‘鬼犹求食,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!’”解释: 意思是若敖氏的鬼祖先将因灭宗而无人祭祀。后用“若敖之鬼”比喻断绝子孙后代的人。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巴陵本末》:“幸伉俪之犹存,庶精爽之有托。若敖之鬼不馁,新城之巫永消。” 元·谢应芳《思斋记》:“霜露降濡,悲感交集,念欲洒饭松邱,使吾亲不为若敖之鬼,栖息桑梓,以终余年。”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四一回:“妹子,你真个有些三长两短,方才这话总在我身上!田氏大娘合璇姑姐姐,都是情重之人,决不使你做若敖之鬼便了!” 鲁迅《呐喊·阿Q正传》:“夫‘不孝有三无后为大’,而‘若敖之鬼馁而’,也是一件人生的大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