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花朝月夕 huā zhāo yuè xī 一般成语 基本例句成语故事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fine day and a beautiful scene15th of the 2nd lunar month and the 15th of the 8th lunar month繁体蘤朝月夕近义良辰美景;花朝月夜;花晨月夕到了花朝月夕,依旧相约玩耍。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0二回唐朝时期,北方的魏州等地土地辽阔,兵强马壮,那儿的节度使虽受封于皇帝,罗威自己继承父位,皇帝也只好承认。他喜欢儒家文化,藏书很多,经常与一帮文人墨客迎风作赋;对月作诗,他把自己花朝月夕作品命名为《偷江东山集》。联合式:作宾语;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;中性词。《旧唐书·罗威传》:“每花朝月夕,与宾佐赋咏,甚有情致。”解释: 朝:早上。夕:晚上。有鲜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晚上。指良辰美景。《旧唐书·崔咸传》:“或风景晴明,花朝月夕,朗吟意惬,必凄怆沾襟。” 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》卷一二:“这徐氏初年,原不甚老成,结拜几个十姊妹,花朝月夕,女伴们一般也开筵设席。” 清·袁枚《新齐谐·张忆娘》:“蒋故巨室,花朝月夕,与忆娘游观音;灵岩等山,辄并辔而行。” 刘斯奋《白门柳》一部五章:“每逢花朝月夕,从云岩禅寺到断梁殿,总是士女如云,连袂接席,挨挤不开。” 宋·洪迈《夷坚支志·睢佑卿妻》:“睢素所怜爱,殊不能堪月夕花朝,未尝不兴念。” 清·王韬《淞滨琐话·田荔裳》:“每值良辰美景,月夕花朝,置酒并酌,怡然共乐。” 南朝梁·萧纲《湘东三春别应令四首》诗之一:“花朝月夜动春心,谁忍相思不相见。” 元·彭寿之《八声甘州》曲:“花朝月夜,酒肆茶坊,相见十分相敬重,厮看承无半点厮堤防。” 元·赵彦晖《点绛唇·席上咏妓》曲:“趁青春年纪儿幼小,休辜负好前程月夜花朝。” 元·吴澄《庆原别墅记》:“暇日领客焚香,啜茗观画,共赏清胜,花晨月夕,觞咏相欢,其于交契之厚有如此者。” 明·高濂《玉簪记·耽思》:“只为那三四更花晨月夕,惹下了十二时的孤眠独捱。” 明·范允临《文适序》:“每当月夕花晨;清宵永昼,无以自娱,漫取古今文字,意所嗜者,汇为一编。”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局诈》:“越日折柬酬之,欢笑益洽,从此月夕花晨,未尝不相共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