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脚高步低 jiǎo gāo bù dī 一般成语 基本例句出处详细解释 形容步履傾斜。他自吃醉了,這等腳高步低,立也立不住。元.無名氏《貨郎旦.第二折》 左手掮著個被套,右手把個大布袖子晃蕩晃蕩,在街上腳高步低的撞。《儒林外史.第一二回》繁体腳高步低一路脚高步低,撞到家中,奔入卧房,摸出砚儿付与妻子收着,衣也不脱,一骨碌滚在床上睡了。 ★清·徐述夔《快士传》第六卷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十七回:“三人躲在芦苇丛中,望后面时,那火把渐近,三人心里越慌,脚高步低,在芦苇里撞。”解释: 脚步忽高忽低。形容深一脚浅一脚,走路不稳。元·无名氏《货郎旦》二折:“他自吃醉了,这等脚高步低,立也立不住,干我什么事,说我推他,要你来嚼舌。”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》卷六:“走得数里,却早天色昏暗上来。星月之下,脚高步低,磕磕撞撞好生难走。”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一二回:“左手掮着个被套,右手把个大布袖子,晃荡晃荡在街上脚高步低的撞,撞过了城门外的吊桥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