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置之高阁 zhì zhī gāo gé 常用成语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To have something shelved and forgotten繁体置之高閣近义束之高阁行者在凹里见师父果然做了将军,取经一事,置之高阁,心中大乱,无可奈何。 ★明·董说《西游补》第十五回动宾式:作谓语;宾语;定语;指放着不用;含贬义。《晋书·庾翼传》:“此辈宜束之高阁,俟天下太平,然后议其任耳。”解释: 高阁:放东西的高架。把东西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弃置不用。金·王寂《红袖扶·酌酒》词:“俗事何时了,便可束置之高阁。”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》卷二〇:“世上大头巾人多则如此,所以如今‘孔圣’二字,尽数置之高阁。” 清·郑观应《盛世危言新编·强兵·练兵》:“纵有黄帝握奇;太公阴符;孙吴心法;诸葛八阵,或置之高阁,或视为陈言。” 清·宋荦《颁行学规檄》:“诸生中有能苦志励行者,该府县不时申报,以凭优奖,毋得虚应故事,置诸高阁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