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纲常名教 gāng cháng míng jiào 一般成语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moral obligation and preaching; cardinal guides and constant virtues繁体綱常名教近义三纲五常吴佩孚张嘴闭嘴所抱守的纲常名教……不能拿到二十世纪的民主国里害人。 ★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三十五章联合式:作主语;宾语;定语;指封建礼教;中性词。明·明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十七回:“因思臣一身;一女之事小,而纲常名教之事大,故正色拒之,因触其怒,而疏请斩臣矣。”解释: 纲常:三纲五常的简称。名教:以儒家思想所定的名分和儒家教训为准则的道德观念。旧时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设置的一套行为规范。明·管绍宁《谥沈焦二翰林疏》:“盖所砥砺者,在纲常名教之大,而所难处者,又在师生朋友之间。”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一七回:“因思臣一身;一女之事小,而纲常名教之事大,故正色拒之,因触其怒,而疏请斩臣矣。” 钱锺书《围城》七:“姨太太要扶正做大太太,那是干犯纲常名教,做不得的。” 明·沈鲸《双珠记·人珠还合》:“从来名教纲常重,德行彻重瞳。” 清·方濬颐《读书变化气质说》:“引而入诸圣贤之域,驱而纳诸中正之途,会而归诸名教纲常之地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