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糟糠之妻 zāo kāng zhī qī 常用成语 基本例句成语故事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the wife one married when one was poorshould not be discarded in one's affluence繁体糟穅之妻近义糟糠之妻不下堂生辞曰:‘糟糠之妻不下堂,宁死不敢承命。王如听臣自赎,倾家可也。’ ★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八大王》汉代曾发生过王莽实为王郎赶刘秀的故事。当时,刘秀力量薄弱,被王郎一路追杀,由北向南日夜奔逃。战斗中,刘秀手下有个叫宋弘的大将不幸负伤。当逃到饶阳境内时,宋弘实在走不动了,而后面追兵又紧,怎么办呢?刘秀没办法,只好将宋弘托咐给郑庄一户姓郑的人家养伤。 姓郑的这户人家很同情刘秀,而且非常善良,待宋弘亲如家人,端茶送水,好吃好喝,很是周到。特别是郑家女儿,长得虽不很漂亮,但为人正派,聪明大方,待宋弘像亲兄弟,煎汤熬药,问寒问暖,关情备至。宋弘非常感动。日子一长,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宋弘伤好后,两人便结为夫妻。后来宋弘跟随刘秀南征北战,屡立战功,终于帮刘秀得了天下。 刘秀当了皇帝后,万事如意,只有一件事使他放心不下:刘秀有个姐姐,早年丧夫,整日闷闷不乐。刘秀多次派人给她提亲,说一个又一个,姐姐就是不满意。后来,刘秀得知:姐姐看上了宋弘。他想,我是皇帝,这点事还不好办?再说,宋弘的妻子郑氏年龄大且不说,那模样和姐姐一比就差多了,便派人向宋弘提亲。谁知宋弘听后却说:“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“来人将宋弘的话向刘秀禀报后,刘秀深为宋弘的为人所感动,不仅没有责怪他,反而对他更加看重。从此,“糟糠之妻不下堂”的故事便不迳而走。偏正式:作主语;宾语;指患难发妻;中性词。《后汉书·宋弘传》:“光武帝谓弘曰:‘谚言贵易交,富易妻,人情乎?’弘曰:‘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”解释: 贫困时共食糟糠的妻子。指共过患难的妻子。《后汉书·宋弘传》:“帝令主坐屏风后,因谓宋弘曰:‘谚言:贵易交,富易妻,人情乎?’弘曰:‘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帝顾谓主曰:‘事不谐矣。’” 《旧唐书·安禄山传》:“庆绪,禄山第二子也。母康氏,禄山糟糠之妻。” 宋·王禹偁《罔极赋》:“冗食兮纪纲之仆,多病兮糟糠之妻。”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七:“糟糠之妻,同居贫贱多时。今遭此大难,流落他方,存亡未卜。” 胡发云《老同学白汉生之死》:“一些老同学终于得知白汉生离婚的事。当初说白汉生有情有义糟糠之妻不下堂的人,就有些失落,有些愤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