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直言极谏 zhí yán jí jiàn 常用成语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謂以正直的言論諫諍。古時多用於臣下對君主。直言極諫科的省稱。丞相、御史、中二千石舉茂材異等直言極諫之士,朕將親覽焉。⎣救主之失,補主之過,揚主之美,明主之功,使主內無邪辟之行,外無騫污之名。事君若此,可謂直言極諫之士矣。⎝《漢書.卷九.元帝紀》 蓋文帝以直言極諫求人。《宋.陸九淵〈孝文大功數十論〉》繁体直言極諫近义直言切谏直说遭怨,直言遭忌,就为刺了别人的心——小之被人骂为‘臭嘴’,大之可以杀身。所以不折不扣的‘直言极谏’之臣,到底是寥寥可数的。 ★朱自清《论老实话》联合式:作谓语;定语;宾语;用于处事;中性词。汉·晁错《举贤良对策》:“救主之失,补主之过,扬主之美,明主之功,使主内无邪辟之行,外无骞污之名。事君若此,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。”解释: 直言:直率地说,说真话。极谏:极力规劝。坦率说出,尽力规劝。多用于下对上。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,以匡朕之不逮。” 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赏誉》:“德宗每年征四方学术直言极谏之士,至者萃于阙下,上亲自考试,绝请托之路。”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一四〇回:“忽闻对策有奇士,直言极谏忘其身。”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二卷三三章:“当国势危急之日,不问自身荣辱,直言极谏,以匡朝廷之失,正是吾辈读书人立朝事君之道。” 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朔虽诙笑,然时观察颜色,直言切谏,上常用之。” 宋·张邦基《墨庄漫录·荀令汤朱云汤》:“黄鲁直谓荀中令喜焚香,故名缩砂汤曰荀令汤;朱云喜直言切谏,苦口逆耳,故名三稜汤曰朱云汤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