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畏威怀德 wèi wēi huái dé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畏懼聲威,感念德惠。語出民畏其威,而懷其德,莫能勿從。《國語•晉語八》繁体畏威懷惪虽奉天子明诏来讨不廷,只要畏威怀德,不是贪取土地,致害生灵。清 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十二回联合式:作谓语;定语;指对人敬而远之;含贬义。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民畏其威,而怀其德,莫能勿从。”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民畏其威,而怀其德,莫能勿从。” 《后汉书·应劭传》:“苟欲中国珍货,非为畏威怀德。” 《宋书·师子国传》:“方国诸王,莫不遣信奉献,以表归德之诚,或泛海三年,陆行千日,畏威怀德,无远不至。” 唐·陆贽《论关中事宜状》:“盖缘马丧兵疲,务以计谋相缓,固非畏威怀德,必欲守信结和。”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二卷二二章:“杨嗣昌明知贺人龙报功不实,但是正要利用他的战功上奏朝廷。贺人龙畏威怀德,所以在兴安州一接檄召,便星夜奔来襄阳。” 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怀德畏威,向风请顺,倾陬尽落,其至如云。” 明·毕自严《题报蓟密兵饷疏》:“今臣所处不幸类此,伏计督抚重臣当必别有怀德畏威之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