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焦唇敝舌 jiāo chún bì shé 一般成语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谓费尽口舌。繁体焦脣敝舌近义口干舌燥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》:“我的爱护中华民国,焦唇敝舌,恐其衰微,大半正为了使我们得有剪辫的自由。”联合式:作定语;状语;用于说话等;中性词。明·吕坤《呻吟语》第二卷:“不然,终日三五聚谈,焦唇敝舌,成得甚事?”解释: 焦:枯干。敝:烂。敝舌:舌头焦烂。指费尽口舌。宋·程珌《跋林府君志铭》:“而后之学者,穷年白首,焦唇敝舌,祖述虚无,转相传授。” 清·王韬《弢园文录外编·停捐纳》:“徒令天下有心人抚怀宦习,蒿目时艰,虽焦唇敝舌;大声疾呼而终至于无如何也。”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》:“我的爱护中华民国,焦唇敝舌,恐其衰微,大半正为了使我们得有剪辫的自由,假使当初为了保存古迹,留辫不剪,我大约是决不会这样爱它的。” 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孤尝不料力,乃与吴战,困于会稽,痛入于骨髓,日夜焦唇干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