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洒扫应对 sǎ sào yìng duì 一般成语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cleaning up room and manners in replying to questions洒水扫地,酬答宾客。封建时代儒家教育;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。繁体灑掃應對圣人之道,贯彻上下,自洒扫应对,以至均平天下,其事理一也。 ★明·王廷相《慎言·作圣》偏正式:作谓语;定语;用于处事;中性词。宋·朱熹《〈大学章句〉序》:“人生八岁,则自王公以下,至于庶人之子弟,皆入小学,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,礼乐射御书数之文。”解释: 洒扫:洒水扫地,泛指简单的家务劳动。应对:听从召唤或回答问题。旧时指青年人居家时从事家务劳动和应酬宾客等类事情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子夏之门人小子,当洒扫应对进退,则可矣,抑末也。” 宋·朱熹《与陈丞相别纸》:“近又编小学一书,备载古人事亲事长;洒扫应对之法,亦有补于学者。” 《元史·许衡传》:“自都邑而至州县,皆设学校,使皇子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,皆入于学,以明父子君臣之大伦,自洒扫应对以至平天下之要道。” 明·王廷相《慎言·作圣》:“圣人之道,贯彻上下,自洒扫应对,以至均平天下,其事理一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