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气焰熏天 qì yàn xūn tiān 常用成语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A person's arrogance stinks to heaven繁体氣燄熏天近义气焰嚣张比时康太守正是气焰熏天,寻常的候补道都不在他眼里,这位因为是亲戚,所以还时时见面。 ★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四十一回主谓式:作谓语;宾语;指人的气势;含贬义。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双惠记·巡守雍丘》:“独不见气焰熏天谁敢当。”解释: 气焰:比喻威风;气势。熏天:熏烤天空。形容气势极盛或权势极大。多含贬义。宋·王明清《挥麈三录》卷二:“文之始出,秦方气焰熏天,士大夫争先快睹而传之,今犹有印行者存焉。” 明·周玺《论诛太监李兴伐木石疏》:“累赀万万而贪欲不满,气焰熏天而炙手可热。”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三七回:“他此时正是气焰熏天,没有人敢违拗的。” 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三:“既卒,秦熹方恃其父气焰熏灼,手书移郡,将欲取其所藏书,且许以官其子。” 清·刘大绅《戴云帆诗文集序》:“云帆虽孤立,能自贵重,见当世有气焰熏灼者,辄睥睨之,不齿人数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