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欷歔流涕 xī xū liú tì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sigh and sob;shed tears欷歔:同“唏嘘”,叹息,抽泣的声音。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,抽搭。 但是前清遗老旧臣们都欷歔流涕地遣责冯玉祥“不近人情”。 ★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六十四章联合式:作谓语;定语;状语;用于处事;中性词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1回:“对曰:‘为人臣而不能使主保全境土,心实悲惭,无颜早见耳。’言汔,欷歔流涕。”解释: 欷歔:叹息抽泣。涕:眼泪。叹息抽泣流着眼泪。形容非常痛苦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文聘传》:“太祖问曰:‘来何迟邪?’聘曰:‘先日不能辅弼刘荆州以奉国家……实怀悲惭,无颜早见耳。’遂欷歔流涕。” 宋·刘宰《继室安人梁氏墓志》:“余先妇陶氏,与君齐年,贤而夭,余每与君诵其人,未尝不欷歔流涕。” 清·杨芳灿《李凫塘遗集序》:“每当酒阑灯灺,为余述凫塘平生孝友淳至,辄欷歔流涕。” 明·沈守正《台温南洋游击将军金陵尹公生祠碑记》:“虽后之过者,无不唏嘘流涕,溯其当年感德之意,面已薄矣。” 清·张履祥《吊李石友文》:“凡有心悼世者,何能不顾念雕陨,为之唏嘘流涕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