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木牛流马 mù niú liú mǎ 基本成语故事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ox-cart繁体木牛流馬三国时期,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对阵,他偷偷在葫芦谷中制造出木牛流马,用这些木牛流马运送军粮,省去不少人力。司马懿派人抢去几匹,照样造成2000匹投入运送军粮,诸葛亮派王平率1000名精兵把这些木牛流马连同军粮抢回。联合式:作主语;宾语;定语;指运输工具;中性词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亮性长于巧思,损益连弩,木牛流马,皆出其意。”解释: 木牛与流马,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设计的主要用于山地运输的工具,具体形制已不可考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亮性长于巧思,损益连弩,木牛流马,皆出其意。” 宋·陈师道《后山谈丛》卷四:“蜀中有小车,独推,载八石,前如牛头;又有大车,用四人推,载十石,盖木牛流马也。” 明·吾邱瑞《运甓记·闻叛勤王》:“军以食为天,万斛刍粮须挽。木牛流马,先年故事堪传。” 姚昌忠《大雪小雪又一年》:“土地还睡,但生活在跑,庄稼人的脚步正在加快,汽车拖拉机摩托车以及号称现代木牛流马的双轮架子车更跑得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