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望风希指 wàng fēng xī zhǐ 基本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謂見機迎合他人意旨。亦作:望風承旨]]、[望風希旨[繁体朢風希指近义望风希旨;望风承旨连动式:作谓语;宾语;指说话行事迎合上面意旨;含贬义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恕传》:“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狂悖之弟,而有司默尔,望风希指,甚于受属。”解释: 望风:指观察风向。希指:迎合在上者的意旨。形容极力迎合在上者的意旨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杜恕传》:“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狂悖之弟,而有司嘿尔,望风希指,甚于受属。” 《续资治通鉴·宋徽宗崇宁元年》:“故不及半月,首罢市易,中外之人,望风希指,变法之论,相因而至。” 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骏戚属尊重,权要赫奕。内外有司,望风承旨。”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五四回:“因此便有些州;县望风承旨,借着应酬外国人以为巴结制台地步。” 唐·韩愈《与冯宿书》:“仆何能委曲从顺,望风承意,汲汲然恐不得合。” 宋·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·宏词》:“嘉定间,未尝诏罢词学,有司望风承意太过,每遇群试,必摘其微疵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