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望风响应 wàng fēng xiǎng yīng 一般成语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因仰慕對方而響應對方的提議、行動。是以,立功之士,莫不翹足引領,望風響應。《文選.陳琳.檄吳將校部曲文》 公孫瓚擊青州黃巾賊,大破之,還屯廣宗,改易守令,冀州長吏無不望風響應,開門受之。⎣馥在坐上,謂見圖構,無何起至溷自殺⎝《三國志.卷六.魏書.袁紹傳》句下裴松之注引《英雄記》⎞⎤繁体朢風響應闯王起义至今,十有二载。自进人河南以来,义旗所指,百姓望风响应,归顺如流。 ★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四十七章偏正式:作谓语;定语;用于处事;中性词。三国·魏·陈琳《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“是以立功之士,莫不翘足引领,望风响应。”解释: 风:风声。看见对方有什么举动而积极响应。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其冬,公孙瓒大破黄巾,还屯槃河,威震河北,冀州诸城无不望风响应。” 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中大通六年》:“今帝室颠覆,主上蒙尘,公宜倍道兼行,朝于行在,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戮力,唱举大义,天下孰不望风响应?” 明·朱鼎《玉镜台记·闻鸡起舞》:“今遗民思奋,若能命将出师,远近豪杰,必望风响应。”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二卷三六章:“义旗所指,必然望风响应,箪食壶浆相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