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无服之殇 wú fú zhī shāng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古指未满八岁而夭折。因未成年,无丧服之礼,故称。出生三月到七岁而死,丧礼无服,称为「无服之殇」。不满八岁以下,皆为无服之殇。无服之殇,以日易月;以日易月之殇,殇而无服。《仪礼.丧服》 以有虞氏之瓦棺,葬无服之殇。《礼记.檀弓上》繁体無服之殤太常礼院言准礼为无服之殇,诏特举哀成服。 ★清·毕沅《续资治通鉴》卷七十二偏正式: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;中性词。《仪礼·丧服》:“不满八岁以下,皆为无服之殇。无服之殇,以日易月;以日易月之殇,殇而无服。”解释: 殇:不到成年就死去。未满八岁而夭折。因未成年,无丧服之礼,故称。《仪礼·丧服》:“不满八岁以下,皆为无服之殇。” 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周人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。” 《新五代史·后蜀世家·孟昶》:“孟昶幼子玄宝,生七岁而卒。太常言:‘无服之殇无赠典。’昶问李昊,昊曰:‘昔唐德宗皇子评,生四岁而卒,赠扬州大都督,封肃王,此故事也。’昶乃赠玄宝青州大都督,追封遂王。” 明·卢柟《上李东岗推府书》:“夫柟有二小弱子,托宗祀之寄,未及而长子殇,越数旬,而次子为无服之殇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