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无服之丧 wú fú zhī sàng 基本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謂有悲惻之心而無服喪之舉。無聲之樂,無體之禮,無服之喪,此之謂三無。……凡民有喪,匍匐救之,無服之喪也。《禮記.孔子閒居》 人君見民有死喪,則匍匐往賙敬之,民皆倣傚之,此非有衰絰之服,故云無服之喪也。《唐.孔穎達.正義》繁体無服之喪偏正式: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;中性词。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孔子闲居》:“凡民有丧,匍匐救之,无服之丧也。”解释: 服:服丧,带孝守丧。不在五服之内的不用服孝的丧事。指无服丧之举而有服丧之心,对他人的丧事有哀伤悲悼之情。《礼记·孔子闲居》:“孔子曰:无声之乐,无体之礼,无服之丧,此之谓三无。”唐·孔颖达疏:“此三者皆谓行之在心,外无形状,故称无也。” 《鹖冠子·备知》:“夫处危以妄安,循哀以损乐,是故国有无服之丧,无军之兵。” 明·罗洪先《泰和高平郭氏族谱序》:“见似之悲,本于识貌;无服之丧,缘于知生。”【注意】丧,不读sàng。——来自《新华成语大词典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