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断梗飘蓬 duàn gěng piāo péng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the broken stem of a floating duckweed梗:植物的枝茎;蓬:蓬蒿,遇风常吹折离根,飞转不已。如同折断的枝茎,飘飞的蓬蒿一般。形容人东奔西走,生活不固定。繁体斷梗飄蓬近义漂泊不定;萍踪浪迹反义安家乐业一个世家千金小姐,弄得一生伶仃孤苦,有如断梗飘蓬,生死存亡,竟难预定。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二回联合式:作宾语;定语;指生活不固定;含贬义。宋·石孝友《清平乐》词:“自怜俗状尘容,几年断梗飘蓬。”解释: 梗:植物的枝茎。蓬:蓬草。折断的枝茎,飘飞的蓬草。形容漂泊不定。宋·石孝友《清平乐》词:“自怜俗状尘容,几年断梗飘蓬。” 清·天花才子《快心编三集》八回:“我等断梗飘蓬,四海为家,有兴即留,本无着处。” 宋·陆游《拆号前一日作》诗:“飘零随处是天涯,断梗飞蓬但可嗟。” 明·王玉峰《焚香记·离间》:“我与你偶尔夫妻,相逢萍水。异乡骨肉,形影相依。从此别后,妾身如断梗飞蓬,虚舟飘瓦,不知你功名成否何如?” 宋·宗泽《上郑龙图求船书》:“全家百指,如飘蓬断梗,一在天之涯,一在地之角。”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哭主》:“高皇帝在九京,不管亡家破鼎,那知他圣子神孙,反不如飘蓬断梗。” 梁实秋《雅舍小品·观光》:“这样的文物展览,当然傲视全球,唯一遗憾的是,祖先的光荣无助于孝子贤孙之飘蓬断梗!” 宋·周行己《再和文叔》诗:“飘萍断梗无根柢,愁唤羸童理破鞯。” 梁实秋《雅舍小品·风水》:“陵寝有再好不过的风水,也自身难保,还管得了他的孝子贤孙变成为飘萍断梗?” 宋·林亦之《代高德庸祭外舅》:“一年十个月,我如飞蓬断梗,南北无定居。”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九:“既死之后,如飞蓬断梗,还有什么亲识故旧来党护他的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