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断发文身 duàn fà wén shēn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To cut the hair and tattoo the Body繁体斷發文身近义断发纹身太伯仲雍,王德之仁。行施百世,断发文身。汉 曹操《善哉行》诗联合式:作谓语;定语;用于人的装束;中性词。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:“大伯端委以治周礼,仲雍嗣之,断发文身,祼以为饰,岂礼也哉。”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东方曰夷,被发文身,有不火食者矣。”解释: 断发:截短头发。文身:在身上绘成或刺成花纹。相传古代吴越人断发文身,以避水中蛟龙之害。常用来指不开化地区的民俗。《左传·哀公七年》:“大伯端委以治周礼,仲雍嗣之,断发文身,裸以为饰,岂礼也哉!” 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,越人断发文身,无所用之。” 明·梅鼎祚《玉合记·祝发》:“头发,不是我独亏你。古人也有披发佯狂;断发文身的。” 清·许奉恩《里乘·撷录海上纪略》:“古称荆蛮断发文身之俗,乃在吴越近地,今且蔚为人文渊薮。” 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勾践,其先禹之苗裔,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。封于会稽,以奉守禹之祀。文身断发,披草莱而邑焉。” 清·无名氏《说呼全传》一五回:“文身断发贡苍茅,不反南人格有苗。竭力致身分次弟,先职子职后登朝。” 汉·刘向《说苑·善说》:“越文身剪发,范蠡;大夫种出焉。” 《穀梁传·哀公十三年》:“吴,夷狄之国也,祝发文身。” 明·王鏊《吴相伍君庙碑》:“自今日论之,则以夏变夷,其有功于吴大矣。微君,吾其尚祝发文身乎?” 梁实秋《雅舍小品·观光》:“观光客要看的是更古老的原始的遗留!越简陋的越好!‘祝发文身错臂左衽’,都是有趣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