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救过不赡 jiù guò bù shàn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補救過失都來不及。若死者有知,先王之積怒之日久矣,太后救過不贍,何暇乃私魏醜夫乎?《戰國策.秦策二》 九卿碌碌奉其官,救過不贍,何暇論繩墨之外乎!《史記.卷一二二.酷吏傳.太史公曰》也作「救過不給」、「救過不暇」。繁体捄過不贍百职庶司,救过不赡,上下睽孤,足为隐虑。 ★《明史·郑三俊传》紧缩式:作谓语;宾语;定语;用于处事;中性词。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若死者有知,先王之积怒久矣,太后救过不赡,何暇及私魏丑夫乎?”解释: 救:止。过:过失。赡:足。不赡:没有足够的时间,即来不及。阻止过错的发生都来不及。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若死者有知,先王积怒之日久矣,太后救过不赡,何暇及私魏丑夫乎?” 宋·魏了翁《华亭县重修学记》:“而为民父母者,沈于簿书期会之冲,矹矹晨夜,救过不赡,于是奸胥乱民,缘绝为欺,吏以官为市,民以吏为仇,违其常心,以陷于辟。” 宋·苏轼《论治道二首·刑政》:“自三公九卿救过不暇,夫详于小必略于大,其文密者其实必疏,故近岁以来,水旱盗贼,四民流亡,边鄙不宁,皆不以责宰相。” 明·赵志皋《再救降谪科道部属官》:“今大臣救过不遑,小臣蒙罪无告,一语牵逮,追责苛严,一事谬误,谴罚无已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