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持疑不决 chí yí bù jué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疑:疑虑。心怀疑虑,迟迟不能决定。近义持疑不定众人持疑不定,六郎亦闷闷不乐。 ★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十四回补充式:作谓语;状语;用于处事;中性词。《周书·范善传》:“善密谓崇礼曰:‘高氏戎车犯顺,致令主上播越……不如早归诚款,虽未足以表奇节,庶获全首领。’而崇礼犹持疑不决。”解释: 持疑:迟疑,犹豫。犹豫而不能决定。《宋书·礼志一》:“明帝即位,便有改正朔之意,朝议多异同,故持疑不决。” 《旧唐书·高骈传》:“逆党人数不多,即日弛于防禁,愿奉令公潜出广陵,依投支郡,以图雪耻,贼不足平也。若持疑不决,及旦夕不得在公左右。” 《南史·柳元景传》:“前废帝少有凶德,内不能平,杀戴法兴后,悖情转露,义恭;元景忧惧,乃与师伯等谋废帝立义恭,持疑未决。” 明·冯梦龙;清·蔡元放《东周列国志》八六回:“吾言之再三,主公以子婚于田宗,以此持疑未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