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招贤纳士 zhāo xián nà shì 常用成语 基本其它语言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seek out able men;invite men of wisdom and virtue招贤招:招收;贤:有德有才的人;纳:接受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网罗人才。繁体招賢納士近义纳士招贤;招贤礼士俄文созывáть мудрецов и учёных мужей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。 ★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九回联合式:作谓语;宾语;定语;指网罗人才;中性词。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即位,卑身厚币以招贤者。”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二折:“早则是泽及黎民,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,币帛降玄纁。”解释: 招:延请。纳:接受。贤;士:指有才德的人。指招引接纳有才德的人。《晋书·姚苌载记》:“愿布德行仁,招贤纳士,厉兵秣马,以候天机。” 元·无名氏《马陵道》楔子:“目今七国春秋,各相吞并,招贤纳士,您两个下山,进取功名,有何不可。”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一〇回:“操在兖州,招贤纳士。”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五回:“既有根本,然后招贤纳士,长驱北上,以图大事,有何不可。” 清·陈鳣《续唐书·诸臣传》:“庄宗曰:‘吾方招贤纳才,以就功业,公何言之过也。’” 张虹《祝涛的事情》:“后来市上组建旅游局,招贤纳才,他就进旅游局挂了个虚职。” 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二折:“偏教他江州迭配三千里,可不道吏部文章二百年,甚些的纳士招贤。”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三五回:“久闻使君纳士招贤,特来投托,未敢辄造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