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悬车束马 xuán chē shù mǎ 一般成语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形容險阻。繁体懸車束馬近义悬兵束马公卷甲北塞,悬车束马,遂得策预葭萌,勋参绵竹。 ★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》联合式:作宾语;定语;用于书面语;中性词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悬车束马,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。”韦昭注:“太行;辟耳,山名也。拘夏,辟耳之溪也。三者皆山险溪谷,故悬钩其车,偪束其马以渡。”解释: 悬车:挂牢车子,以防倾翻。束马:包裹马蹄,以防滑倒。形容山路险峻难行。《国语·齐语六》:“悬车束马,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。” 唐·李商隐《太仓箴》:“彼悬车束马,为陟高冈。” 明·唐顺之《前后入蜀稿序》:“宦游羁旅之士,其力足以穷悬车束马之径,凌跕鸢挂猱之阻。” 清·钱谦益《复徐巨源书》:“仆今自比于老马负辕,长鸣以须悬车束马之役,不亦可乎?” 《管子·封禅》:“西伐大夏,涉流沙,束马悬车,上卑耳之山。” 《晋书·羊祜传》:“蜀之为国,非不险也,高山寻云霓,深谷肆无景,束马悬车,然后得济,皆言一夫荷戟,千人莫当。” 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·涪水》:“邓艾自阴平;景谷步道,悬兵束马,入蜀径江油;广汉者也。” 明·刘凤《将议》:“今之所当值皆自战其地,又非有大敌枭雄难御之变也,又非悬兵束马;嬴粮深入横绝万里穷讨伐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