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悉索敝赋 xī suǒ bì fù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To mobilize all military forces for a punitive war繁体悉索敝賦近义悉索薄赋;悉帅敝赋今幸少闲,悉索敝赋,愿从诸君之后,左右卫君,以诛卫之不当立者!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四回紧缩式:作谓语;指尽其所有来供给;中性词。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蔡人不从,敝邑之人不敢宁处,悉索敝赋,以讨于蔡,获司马燮,献于邢丘。”解释: 悉:全部。索:搜寻。敝:对自己一方的谦称。赋:军队。指出动全部兵力。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:“敝邑之人,不敢宁处,悉索敝赋,以讨于蔡。” 宋·胡寅《子产传》:“以敝邑褊小,介于大国,诛求无时,是以不敢宁居,悉索敝赋以来会。” 明·冯梦龙;清·蔡元放《东周列国志》一四回:“今幸少闲,悉索敝赋,愿从诸君之后,左右卫君,以诛卫之不当立者。”解释: 也指拿出全部东西或力量。清·易顺鼎《代岘帅致台湾唐署抚书》:“此次当轴主和,过存迁就,悉索敝赋以赍盗粮,已不啻独坐穷山,养虎自卫。” 蔡东藩;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八八回:“自今以往,愿悉索敝赋,勉从诸公之后。”解释: 也指拿走全部东西。明·江天一《黄山寄远方士大夫书》:“千万人游黄山,吾不之厌,千万人来徽,而悉索敝赋以去,吾不之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