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恭敬桑梓 gōng jìng sāng zǐ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恭敬:尊敬,热爱;桑梓:桑树和梓树,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,比喻故乡。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。 岂孩儿未曾恭敬桑梓?明 王世贞《鸣凤记》第二十九出动宾式:作谓语;宾语;指热爱故乡;中性词。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之。”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。”宋·朱熹集注:“桑;梓,二木,古者五亩之宅,树之墙下,以遗子孙给蚕食;具器用者也。” 解释: “恭敬桑梓”即敬重故乡父老之意。宋·陆游《成都犀浦国宁观古楠记》:“夫勿翦憩棠,恭敬桑梓,爱其人及其木,自古已然。” 明·王世贞《鸣凤记·鹤楼赴义》:“岂孩儿未曾恭敬桑梓?” 清·俞万春《荡寇志》一一九回:“因宋江是郓城生长,这郓城是他父母之乡,所以他约众人勿得侵犯,以存恭敬桑梓之谊。” 宋·程洵《钟山先生行状》:“先生……不废桑梓恭敬之节,亲戚故旧或以缓急告,往往为之排难解纷,而不受其报。” 清·陈文述《桃花庵孙阮二公长生位记》:“淮甸河堧,在孙公为旌斾往来之地;选楼家庙,在阮公为桑梓恭敬之邦。” 明·徐有贞《送刘原博序》:“至于宁亲致养之道,敬恭桑梓之礼,又原博之所素敦焉者,其待余言哉!” 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七回:“富贵还乡,格外要敬恭桑梓,也是雯青一点厚道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