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并日而食 bìng rì ér shí 一般成语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eat once every two or three days; live in poverty繁体並日而食近义食不果腹反义食前方丈思惟北征,宜先入南,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,并日而食,臣非不自惜也,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。三国 蜀 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紧缩式:作谓语;形容十分贫穷;中性词。西汉 戴圣《礼记 儒行》:“筚门圭窬,蓬户瓮牖,易衣而出,并日而食。”郑玄注:“二日用一日食也。”解释: 并日:两天合成一天。两天吃一天的粮食。形容生活困苦,吃不饱饭。《礼记·儒行》:“儒有一亩之宫,环堵之室,筚门圭窬,蓬户瓮牖,易衣而出,并日而食。” 《后汉书·周章传》:“家无余财,诸子易衣而出,并日而食。” 宋·张孝祥《建康求晴设醮》:“稽天之浸潜收,不葬鱼龙之宅;并日而食弗饱,尚全雀鼠之生。” 《明史·张后觉传》:“家贫,或并日而食,超然自得。”解释: 也形容非常忙碌,不能按时进食。三国蜀·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臣受命之日,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,思惟北征,宜先入南,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,并日而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