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居无求安 jū wú qiú ān 一般成语 基本成语故事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居住不求安适。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。《论语.学而》繁体居無裘安变体居無求安春秋时期,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,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,经历卫;郑;陈;晋等地碰壁后,在蔡国闲居,他们的生活十分拮据,经常是三月不知肉味,为此不得不用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”来教育弟子跟他过苦行僧的生活。紧缩式:作谓语;宾语;定语;用于不追求享受;中性词。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;敏于事而慎于言。”解释: 安:安逸,舒适。居住不要求舒适。指不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君子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。” 南朝梁·释慧皎《高僧传》卷二:“贤志在游化,居无求安,停山岁许,复西适江陵。” 宋·刘敞《仁智动静论》:“是故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日夜不厌,就有道而正焉。” 明·高攀龙《洗心说》:“食无求饱,居无求安,不作居食想。彼以富,吾以仁;彼以爵,吾以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