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天理昭彰 tiān lǐ zhāo zhāng 常用成语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Heaven's laws are fully manifest繁体天理炤彰近义天理昭然;昭今司马受戮,天理昭彰。明 冯梦龙》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回主谓式:作谓语;定语;用于劝诫人;中性词。元·无名氏《冯玉兰》第三折:“这一个天理昭昭,谁想到有今朝。”解释: 天理:正理,天然的道理。昭彰:明显,显著。指上天主持公道,惩恶扬善,赏罚分明。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七:“夫人听他说得伤心,恨恨地道:‘这些强盗,害得人如此!天理昭彰,怎不报应?’”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入道》:“南无天尊!果然善有善报,天理昭彰。” 钱锺书《围城》七:“你记得么?你在船上不是说,借书是男女恋爱的初步么?现在怎么样?哈哈,天理昭彰。” 元·施耐庵;明·罗贯中《水浒传》一〇回:“原来天理昭然,佑护善人义士,因这场大雪,救了林冲的性命。”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汝欲淫人,致人淫我,天理昭然,汝尚欲杀我耶?” 元·邓玉宾《粉蝶儿》曲:“只争个迟共早,终须报,正直无私依公道,任天公较与不较。纷纷扰扰,惺惺了了,天理昭昭。”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》卷九:“谁知天理昭昭,后来武承嗣谋反,合门诛夷,都是一报还一报之事。” 《朱子语类·论语六》:“伊川所谓‘天理昭著’,便是圣人所说底道理,颜子便会一一与做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