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大张挞伐 dà zhāng tà fá 常用成语 基本辨析辨析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近义反义 make a massive assault繁体大張撻伐近义口诛笔伐;大力声讨;大动干戈反义和平共处正音“挞”,不能读作“dá”。正音“挞”,不能读作“dá”。我国若不大张挞伐,一奋神威,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,他那里肯甘心就范呢!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四回偏正式:作谓语;多用于书面语;中性词。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19回:“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,以示天威,则当多派士兵,以期必胜。”解释: 张:施展。挞伐:征讨。使用武力,大举讨伐。也指对人进行攻击;声讨。明·孙传庭《辞剿饷借充盐本疏》:“自流寇蔓延十年,披猖七省,皇上既从枢臣杨嗣昌之请,厚集师徒,大张挞伐,又虑军需难措,重困闾阎,涣发德音,如不得已。”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三四回:“妙计成功,不费分毫之力,名城克复,大张挞伐之威。”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三卷一七章:“嗣昌对东虏不知整军经武,大张挞伐,只一味暗中求和。”【注意】挞,不能读作dá。——来自《新华成语大词典》 近义词 兴师问罪大力声讨大动干戈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鸣鼓而攻之 反义词 和平共处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