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圆颅方趾 yuán lú fāng zhǐ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round skull and square feet; human being繁体圓顱方趾近义圆首方足;圆顶方趾孙中山《社会主义派别与方法》:“圆颅方趾,国为社会之人。”联合式:作主语;宾语;指人;中性词。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故头之圆也象天,足之方也象地。”《南史·陈高祖纪》:“方趾圆颅,万不遗一。”解释: 颅:头。趾:脚。圆形的头,方形的脚。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故头之圆也象天,足之方也象地。”解释: “圆颅方趾”指人的体貌特征。也借指人。宋·杜道坚《文子缵义》卷四:“圆颅方趾,含齿戴发,均是人也。禀气有异,智愚分焉。” 清·纪昀《平定准噶尔赋》:“盖神州赤县圆颅方趾之民,其孰不以手加额,稽首至地。” 孙中山《社会主义之演讲》:“圆颅方趾,同为社会之人,生于富贵之家,即能受教育;生于贫贱之家,即不能受教育。此不平之甚也。” 南朝宋·何承天《答颜永嘉书》:“圆首方足,容貌非殊,恻隐耻恶,悠悠皆是。” 明·徐元太《喻林·造化门·形气》:“人者统元识焉,非止圆首方足之谓也。” 元·方回《棣华堂记》:“由是言之,盈天地之间,父生母育,凡圆顶方趾横目而为人者,皆吾之兄弟也,而况九族五服之内所谓兄弟者乎?” 清·施补华《归儒书院记》:“夫上帝之号,儒者称之……上帝能曰籍圆顶方趾之民,稽其善恶而赏罚之乎?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