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启手启足 qǐshǒuqǐzú 基本详细解释 语本曾子有疾,召门弟子曰:‘启予足!启予手!’《论语•泰伯》朱熹集注:“曾子平日,以为身体受于父母,不敢毁伤,故于此使弟子开其衾而视之。”后因以“启手启足”为善终的代称。啟手啟足《论语·泰伯》:“曾子有疾,召门弟子曰:‘启予足,启予手……而今而后,吾知免夫小子!’”宋·朱熹集注:“曾子平日以为身体受于父母,不敢毁伤,故于此使弟子开其衾而视之。” 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臣年垂八十,位极人臣,启手启足,当复何恨。” 《隋书·刘炫传》:“立身立行,惭恧实多,启手启足,庶几可免。” 明·杨士奇《崇孝堂序》:“曾子动求诸己,自日三省,至于启手启足,不敢忘孝。” 清·李慈铭《答沈晓湖书》:“苟得以此没世,下见先人,启手启足,了无所恨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