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口含天宪 kǒu hán tiān xiàn 一般成语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谓言出即为法令。形容把持国政,有生杀予夺之权。天宪,指朝廷法令。繁体口含天寰近义口衔天宪变体口含天憲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谚语》:“《汉书》上有一句云,‘口含天宪’,此之谓也。”主谓式:作宾语;定语;比喻说话就是法律;含贬义。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宦者传论》:“手握王爵,口含天宪,非复掖廷永巷之职。”解释: 天宪:朝廷的法令。说出的话即是朝廷的法令。形容大臣把持朝政。《后汉书·宦者传序》:“称制下令,不出房闱之间,不得不委用刑人,寄之国命。手握王爵,口含天宪。” 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·巧言》:“世言魏忠贤初不知书而口含天宪,则有一二文人代为之。” 《资治通鉴·汉桓帝永兴元年》:“当今中官近习,窃持国柄,手握王爵,口衔天宪。” 《明史·佞幸传》:“凡此诸人,口衔天宪,威福在手,天下士大夫靡然从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