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口中雌黄 kǒu zhōng cí huáng 基本例句成语故事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make irresponsible remarks; criticize freely without careful thought繁体口中雌黃近义言而无信;出尔反尔议论反复曰口中雌黄。宋 胡继宗《书言故事 事物譬类》西晋时期,太尉王衍喜欢谈论老庄,他所论的义理随时更改,被人称为口中雌黄。他找到当时对老庄深有研究的郭象来探讨。郭象对老庄思想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,让王衍无法插嘴。王衍对他十分佩服说他谈老庄思想如同悬河泻水一样永不枯竭。偏正式:作宾语;比喻言论前后矛盾;中性词。晋 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口中雌黄。”解释: 雌黄:矿物名,可做颜料,古时用来涂改文字。对说出的话随意更改。形容言语轻率,随口乱说。南朝梁·刘峻《广绝交论》唐·李善注引《晋阳秋》:“王衍字夷甫,能言,于意有不安者,辄更易之,时号口中雌黄。” 《晋书·王衍传》:“义理有所不安,随即改更,世号‘口中雌黄’。” 宋·张孝祥《和刘国正觅雌黄》诗:“口中雌黄盖天下,聊欲教我烦新诗。” 明·敖英《论律》:“强梁嚚讼之徒,其悖戾之气,足以玩刑也,终日锻炼,莫肯输服,岂可信其口中雌黄而直之乎?”信口雌黄;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