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发聋振聩 fā lóng zhèn kuì 常用成语 基本辨析辨析例句成语故事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近义反义例句 rouse the deaf,enlighten the benighted繁体發聾振聵近义发聩振聋;醍醐灌顶正音“聩”,不能读作“guì”。 辨形“振”,不能写作“震”。正音“聩”,不能读作“guì”。 辨形“振”,不能写作“震”。出了匕首;投枪,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,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。茅盾《联系实际;学习鲁迅》清朝时期,英国舰船经常侵犯中国领海主权,以保护向中国输送鸦片的贸易,鸿胪寺卿黄爵滋忧心忡忡。他上《禁烟议疏》给道光皇帝,列举大量的数据与材料证明鸦片的危害,提出为了严禁鸦片,应不惜动用死刑,以达到发聋振聩的目的。联合式:作谓语;定语;比喻唤醒麻木的人;中性词。清 蕊珠旧史《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》:“如洛钟之应铜山,蒲牢夜半鸣,足以发聋振聩。”解释: 发:开启。聩:耳聋。使耳聋的人听到声音。比喻高明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。《清文献通考·经籍考一》:“况我国家经学昌明,列圣御纂诸经,发聋振聩,昭如星日。” 李劼人《暴风雨前》一部二:“朝廷提倡于上,同胞响应于下,我们这老大帝国,决然是有救的。不过民智不开,腐败依然,老先生,这发聋振聩的责任,便在我辈志士的肩头上了。” 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一:“此数言,振聋发聩,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。” 刘心武《如意》八:“像上面那些听来朴拙而内涵深刻的话语,在那苦闷而紊乱的艰难岁月里,对我起着实实在在的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。” 清·张伯行《王学质疑序》:“然当狂澜横溢时,犹赖有觉世忧道之君子,如罗整庵;陈清澜两先生,先后继起,震聋发聩,得以稍稍廓清。”近义词 发聩振聋醍醐灌顶 先生这番议论,真可谓发聋振聩。Your arguments, sir, would make a deaf man hear and a blind man see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