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反邪归正 fǎn xié guī zhèng 一般成语 基本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return to orthodoxy邪:不正当,不正派;归:回到。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,不再做坏事。近义改邪归正反义执迷不悟;死不改悔联合式:作谓语;宾语;指重新做人;中性词。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7回:“将军反邪归正,与宋某同灭田虎,回朝报奏朝廷,自当录用。”解释: 反:翻转。邪:邪恶。正:正道。从邪路回到正道上来。指改正错误,走上正道。反,也作“返”。唐·谭铢《庐州明教寺转关经藏记》:“佛以眼为八邪,耳为八患,鼻为八苦,舌为八难……由此八关,返邪归正,成佛之境矣。”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一:“既如此,何不乘机反邪归正?朝廷必有酬报。” 清·天花才子《快心编二集》七回:“某等不识大义,遂行此大逆之事。今欲反邪归正,又恐麾下不容,必欲向元帅面恳,某等方得释然。”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一三回:“你们相貌魁梧,心地明白,将来大有出头,断不可自暴自弃,须要反邪皈正,替朝廷出力,博个封妻荫子,显亲扬名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