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危言危行 wēi yán wēi xíng 基本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cautious speech and conduct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杜畿传》:“危言危行以处朝廷者,自明主所察也。”联合式:作主语;宾语;指人的言行;含褒义。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宪问》:“邦有道,危言危行。”解释: 危:正直。说正直的话,做正直的事。《论语·宪问》:“邦有道,危言危行。” 《三国志·魏书·杜畿传》:“今大臣亲奉明诏,给事目下,其有夙夜在公,恪勤特立,当官不挠贵势,执平不阿所私,危言危行,以处朝廷者,自明主所察也。” 宋·苏轼《杭州召还乞郡状》:“臣岂敢恃二圣公道之知,而傲党人阴中之祸,所以不避烦渎,自陈入仕以来进退本末,欲陛下知臣危言危行独立不回以犯众怒者,所从来远矣。” 元·戴良《申屠先生墓志铭》:“已而疆土内附,荐徙远地,先生益危言危行,不少贬损,而卒以徙死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