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南鹞北鹰 nán yào běi yīng 常用成语 基本成语故事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晋武帝时,博陵安平人崔洪以严厉刚直见称于世,为御史时朝中群臣均忌惮之。时人编歌谣称之「丛生棘刺,来自博陵。在南为鹞,在北为鹰。」见丛生棘刺,来自博陵,在南为鹞,在北为鹰。⎝《晋书.卷四五.崔洪传》。后比喻严峻刚直的人。⎣他在司法官任内,刚正不阿,所以同僚称他为『南鹞北鹰』。繁体南鷂北鹰变体南鷂北鷹晋武帝时期,御史大夫崔洪为人刚正不阿,清正廉洁,他以敢于直言为著称,曾经多次直言进谏晋武帝,受到武帝的重用。朝中很多大臣都十分怕他,评论他是:“丛生棘刺,来自博陵,在南为鹞,在北为鹰。”联合式:作宾语;定语;指性格刚直严峻的人;中性词。《晋书·崔洪传》:“丛生棘刺,来自博陵,在南为鹞,在北为鹰。”解释: 鹞:一种凶猛的鸟,样子像鹰。《晋书·崔洪传》载:崔洪为人刚直严峻,朝臣都畏惧他,时人称他“丛生棘刺,来自博陵,在南为鹞,在北为鹰”。在南方是鹞,在北方是鹰。 宋·吕南公《和酬道先高秋见寄之句》诗:“南鹞北鹰方得志,更谁迂阔问哀鸿。” 清·俞樾《余端卿六十寿序》:“自汉以来,吏治皆以武健严酷为能,南鹞北鹰,相望史策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