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信而有征 xìn ér yǒu zhēng 常用成语 基本辨析辨析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近义反义 borne out by evidence繁体信而有徵近义有凭有据;千真万确反义捕风捉影;无凭无据正音“而”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 辨形“征”,不能写作“争”。正音“而”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 辨形“征”,不能写作“争”。称多则吾岂敢,言拙信而有征。晋 潘岳《闲居赋》紧缩式:作谓语;宾语;指可信;含褒义。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八年》:“君子之言,信而有征,故怨远于其身。”解释: 信:真实。征:验证。真实可靠而有证据。《左传·昭公八年》:“子野之言,君子哉!君子之言,信而有征,故怨远于其身。” 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若仆所闻,华而不实;先生之言,信而有征。” 唐·陆贽《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》之六:“然则愁怨之事,何由上闻;煦育之恩,何由下布?典籍所戒,信而有征,一亏圣猷,实可深惜。” 明·刘基《送海宁张知州满任去官序》:“予雅知刘君其言必信而有征也,是为序。” 吴泽《王国维全集·前言》:“他治史严谨,考证精湛,信而有征,不囿成见。” 汉·许慎《说文解字叙》:“今叙篆文,合以古籀,博采通人,至于小大,信而有证,稽撰其说,将以理群类;解谬误;晓学者;达神诣。” 宋·朱熹《释氏论下》:“宋公之论,信而有证,世之惑者于此其亦可以少息也哉!”近义词 有凭有据真凭实据千真万确 反义词 无凭无据信口开河信口雌黄将信将疑捕风捉影荒诞无稽荒诞不经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