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以身许国 yǐ shēng xǔ guó 常用成语 基本辨析辨析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近义反义 dedicate oneself to country's cause繁体以身許國近义舍生取义;以身殉职;肝脑涂地反义苟且偷生;苟且偏安 ;贪生怕死正音“国”,不能读作“guǒ”。 辨形“以”,不能写作“已”。正音“国”,不能读作“guǒ”。 辨形“以”,不能写作“已”。人民战士在祖国解放事业中,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,这是一种以身许国的伟大精神。偏正式:作谓语;定语;指为国尽忠;含褒义。南朝·梁·沈约《宋书·武帝纪上》:“横尸庙门,遂其由来以身许国之志。”解释: 许:预先答应给予,献给。将自身的一切献给国家。《晋书·周札传》:“既悟其奸萌,札与臣等便以身许国,死而后已。” 宋·司马光《涑水记闻·崔翰以身许国》:“崔翰疾间,请见上曰:‘臣以身许国,不愿死于家。’太宗壮之,复令之任。” 清·林则徐《给妻郑夫人书》:“盖以身许国,但求福利民,与民除害,自身生死尚且付诸度外,毁誉更不计及也!”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二卷二三章:“你我既食君禄,就当以身许国,宁可战死疆场,不可死于国法。”近义词 以身报国以身殉国杀身成仁马革裹尸肝脑涂地舍生取义以身殉职 反义词 以身试法苟且偏安贪生怕死苟且偷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