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乘胜逐北 chéng shèng zhú běi 常用成语 基本例句成语故事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趁著胜利时攻击溃散败逃的敌军。魏军既败,韩军自溃,乘胜逐北,以是之故能立功。⎣魏军既败,韩军自溃,乘胜逐北,以是之故能立功。⎝《战国策.中山策》 贼不虞信兵之至,望风奔溃,乘胜逐北,径至城下,贼并出降。《周书.卷一六.独孤信传》繁体乗勝逐北近义乘胜追击变体乘勝逐北我也想乘胜逐北,但力不从心。秦昭王56年,秦国国君秦昭王不听大将白起的劝阻,派五校大夫王陵率兵攻打赵国,惨败而归,昭王派应侯范雎去请白起去带兵,白起给范雎讲赵国的局势变了,不是他不想乘胜追击,而是此刻不宜进攻。昭王不听,结果无功而返。偏正式:作谓语;宾语;指乘胜追击;中性词。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中山策》:“魏军既败,韩军自溃,乘胜逐北,以是之故能立功。”解释: 乘:趁着。北:打败仗,这里指败逃的军队。趁着胜利追击败逃的军队。《战国策·中山策》:“魏军既败,韩军自溃,乘胜逐北,以是之故能立功。” 《旧唐书·仆固怀恩传》:“怀恩留回纥可汗营于河阳,乃使其子右厢兵马使玚;北庭朔方兵马使高辅成以步军万余众乘胜逐北。” 《宋史·韩世忠传》:“于是莫敢返顾,皆死战,大破之,斩复,余党奔溃,乘胜逐北,追至宿迁。” 明·冯梦龙;清·蔡元放《东周列国志》九五回:“诸军乘胜逐北,湣王大败,奔回临淄,连夜使人求救于楚,许尽割淮北之地为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