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久假不归 jiǔ jiǎ bù guī 常用成语 基本辨析辨析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近义反义 put off indefinitely returning sth. one has borrowed; appropriate sth. borrowed for the own use繁体久叚不歸近义逾期不归;有名无实反义完璧归赵变体久假不歸正音“假”,不能读作“jià”。 辨形“假”,不能写作“暇”;“久”,不能写作“欠”。正音“假”,不能读作“jià”。 辨形“假”,不能写作“暇”;“久”,不能写作“欠”。谢山《鲒埼亭集》本欲仿此,然谢山殁后,其遗稿为杭世骏借去,久假不归,后之编刻者,多未能如原恉也。 ★谢国桢《平景孙事辑·著述考》偏正式:作谓语;宾语;定语;指长期借用而不还;含贬义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久假而不归,恶知其非有也?”解释: 假:借。长期借用而不归还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久假而不归,恶知其非有也。” 宋·朱翌《方提干有端石砚池狭不能容水,予携以归……》诗:“认为己有已大谬,久假不归非爽约。”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〇:“商功父正气的人,不是要存私,都只趁着兴头,自做自主,像心像意,那里分别是你的我的,久假不归,连功父也忘其所以。” 清·长白浩歌子《萤窗异草·郎十八》:“且婢子既夺我原配之名,享我青春之乐,报亦惨矣,乌有久假不归者。”【注意】假,不读jià。——来自《新华成语大词典》 近义词 有名无实逾期不归反义词 完璧归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