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丧家之狗 sàng jiā zhī gǒu 常用成语 基本其它语言例句成语故事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feel lost like a stray dogstray cur失去靠山,无家可归者或丧失了主子;惶张惊恐,无处投奔者。繁体喪家之狗近义丧家之犬反义耀武扬威俄文бездомный пёс操亲掣宝剑押阵,率众连夜追杀,剿戮极多,降者不计其数。傕;汜望西逃命,忙忙似丧家之狗。 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四回春秋时期,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讲学,因孔子是保守派,与当时诸侯争霸不合拍,常常受到冷遇。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,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,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。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像一只丧家之狗在发呆。偏正式:作宾语;指到处乱窜的人;含贬义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东门有人,其颡似尧,其项类皋陶,其肩类子产,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,累累若丧家之狗。”元·郑廷玉《后庭花》第二折:“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,急急似漏网之鱼。”解释: 原指有丧sāng事人家的狗,因主人守孝而无暇喂养。比喻落魄不得志的人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独立郭东门。郑人或谓子贡曰:‘东门有人……累累若丧家之狗。’”解释: 比喻失去靠山,无处投奔,到处乱窜的人。也比喻无存身之处,四处奔走的人。《晋书·夏侯湛传》:“当此之时,若失水之鱼,丧家之狗,行不胜衣,言不出口,安能干当世之务,触人主之威?” 元·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寒号虫》:“及乎稍遇贬抑,遽若丧家之狗,垂首帖耳,摇尾乞怜,惟恐人不我恤。”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一四回:“傕;汜望西逃命,忙忙似丧家之狗。” 鲁迅《坟·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可是革命终于起来了,一群臭架子的绅士们,便立刻皇皇然若丧家之狗,将小辫子盘在头顶上。” 元·施耐庵;明·罗贯中《水浒传》三回:“这鲁提辖忙忙似丧家之犬,急急如漏网之鱼,行过了几处州府。”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一七回:“梁夫人见炮炸了,也使不得铁华车,关已失了,急得如丧家之犬,漏网之鱼,只得落荒而走。” 郁达夫《茫茫夜》六:“质夫和另外的几个教员职员,自从学校搬出来之后,便同丧家之犬一样,陷到了去又去不得留又不能留的地位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