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不知高低 bù zhī gāo dī 常用成语 基本谜语歇后语其它语言例句语法情感出处详细解释 have no sense of proprietywith no sense of propriety近义不知深浅;初生牛犊反义知根达底谜语瞎子上岭 歇后语搭上梯子摘月亮德文beim Reden oder Handeln nicht wissen,wo die Grenze des Erlaubten ist那安妈妈是妇道家,不知高低,便向乐公撺掇其事。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二十三动宾式:作谓语;定语;形容说话做事不知轻重;中性词。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》:“洞宾见了,叫声好,不知高低。”解释: 不懂尊卑,不知轻重。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二折:“过一边去,好不知高低,我做了白侍郎之妻,休来缠我。”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二六回:“是老孙就去偷了他三个,我三兄弟吃了。那童子不知高低,贼前贼后的骂个不住。”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三八回:“我喜欢他这样,况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。” 元·戴善夫《春光好》三折:“贱妾煞不识高低,不知远近,不辨贤愚,不别清浑。这的是天注定的是非,天指引的前程。”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四四回:“金钟儿接说道:‘我们原是下流人家,留冷大爷就是不识高低。’” 元·施耐庵;明·罗贯中《水浒传》九回:“村夫不知高下,教头到此,如何恁般轻意!”解释: 碰到意外情况,不知如何是好。元·施耐庵;明·罗贯中《水浒传》三二回:“那三四个村汉叫声苦,不知高低,都下溪里来救起那大汉,就搀扶着投南去了。”解释: 不明白内情,不知究竟。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卷一:“大郎见四下无人,便向衣袖里摸出银子,解开布包摊在桌上道:‘这一百两白银,干娘收过了,方才敢说。’婆子不知高低,那里肯受。” |